本報訊:日前,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消化道疾病專家樊代明院士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創新系列學術講座第十二講“整合醫學初探”專場報告時指出,發展整合醫學勢在必行。
樊代明指出,醫學發展初期以合為主,然而,以“一分為二”為特征的現代醫學發展在帶來醫學進步的同時,也對醫學造成了不利。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疾病譜的變化,“一分為二”已經到了盡頭,已解決不了醫療存在的現實問題。樊代明強調,只有通過整合,才能構建更全面、更系統、更科學、更符合自然規律、更適合人體健康維護和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全新醫學知識體系。樊代明強調,醫學需要整合,整合的結果就是整合醫學,就是還器官為病人,還癥狀為疾病,從檢驗到臨床,從藥師到醫師,身心并重、醫護并重、中西醫并重、防治并重,讓病人活得更長,活得更好。
評述
醫學上所謂的“一分為二”,是指醫學將人體解剖分為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基因,并認為疾病的產生是人體內的器官,組織,細胞,基因,產生了病變,并對其進行治療,但對有病的“人”并不重視,例如癌癥,西醫認為,癌癥主要是人體的細胞或基因產生了癌變,在治療上,主要是對癌變的細胞進行手術切除,或對器管里面的癌細胞進行化療,認為這樣做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療效并不滿意,不但癌癥,許多其它疾病也是如此,例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病,腎病等等,近30年來,國內外醫學界專家早已對此進行了反思和研究,并企圖尋找醫學上的突破口,從宏觀和哲學的高度上對醫學進行了重新審視,從而提出了整和醫學的新理念,所謂“整合醫學”,就是如院士所說“還器官為病人,還癥狀為疾病,從檢驗到臨床,從藥師到醫師,身心并重、醫護并重、中西醫并重、防治并重,讓病人活得更長,活得更好”,簡單說就是:不僅要從細胞的角度研究和治療疾病,更主要的是要從“人”的整體角度去治療疾病,只有這樣,醫學才能有突破,疾病才能更好的得到治療,這與中醫的理念不謀而合,中醫治病講究整體觀念,從整體上進行治療,實際上就是最早的整合醫學,這也是中醫為什么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上包括癌癥,療效突出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中醫藥在癌癥的治療上前景廣闊,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人率先開始尋求突破,并提出了“整合醫學”的新概念,隨著中醫學在治療許多復雜性疾病顯示出更多的優勢,歐美等國家希望能在現代醫學體系中,重新整合包括中醫在內的傳統醫學的精髓,以此突破醫學發展的“瓶頸”。 同時認為整合醫學是未來醫學發展的趨勢之一,90年代以來,幾乎在循證醫學理念問世的同期,整合醫學發展很快。繼之成立的美國整合醫學會更被賦予“21世紀的醫學會”的盛名。時至今日,整合醫學在歐美醫學界已普遍開展,在哈佛、耶魯、劍橋、牛津這些世界頂級醫學院校均設立了整合醫學中心,隨著整合醫學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醫在癌癥的治療方面必將產生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