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腫瘤治療的現狀
新華社北京1999年3月25日電:1999年3月16日原國家衛生部部長,北京協和醫院院長、我國著名消化道疾病專 家陳敏章教授因胰腺癌在北京去世。享年68歲。
2003年12月30日香港著名歌星梅艷芳因子宮頸癌去世,年僅41歲從上述二位名人的去世,我們再次看到了癌癥對人類生命的危害。
1、我國腫瘤治療的現狀
①我國目前腫瘤患者的平均5年生存率(臨床治愈率)仍然很低,大約在20%-30%左右 ,其中肺癌僅10%,肝癌3%左右。
近二十年來,我國在癌癥的防治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出現了許多新技術,新方法,特別是 近年來中醫藥在癌癥的治療方面發展很快,但從全國來看,癌癥患者的平均5年生存率仍然 很低。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2000年2月統計,目前我國癌癥治愈率(5年生存率)仍徘徊 在 20%-30%左右。
(摘自《中國抗癌報》2000年2月7日第一版)
2000年十月由國家衛生部,中 華 醫學會,中國抗癌協會聯合主辦和召開了以“我國腫瘤防治現狀及對新世紀的展望”為主題 的“2000年全國腫瘤學術大會”,其中由北京大學腫瘤臨床學院,北京腫瘤醫院聯合做的大 會報告 “我國腫瘤防治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中這樣寫到: “盡管我國的癌癥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 但發展并不平衡,總體治療水平還很低,據上海、北京兩地居民 1982-1992年期間常見腫瘤 的5年 生存率統計,肝癌僅3%,肺癌及食道癌均在10%左右,胃癌稍高但也低于20%,結、直腸癌不 到40 %,乳腺癌70%,因此在腫瘤基因治療尚未取得突破前,現階段大力推廣常見腫瘤的診治規范 , 使每一位患者能享受到最佳方案的治療,提高我國的癌癥治療總體水平,實屬當務之急”。 (摘自 《2000年全國腫瘤學術大會,教育集》第8頁)
另外,1995年10月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聯合出版,全國著名腫瘤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教授主編的《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一書,對鼻咽癌、宮頸癌、卵 巢癌、白血病、腦瘤的5年生存率進行了統計。其中,鼻咽癌20%-40%,腦瘤25%,宮頸癌40% ,卵巢 癌30%,白血病23%,以上統計數字與廣大患者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而目前國外經濟發達國 家 癌癥治愈率已達到50%-60%,這主要與早期確診率高有關。而我國癌癥患者大多發現時已進 入 晚期,是治愈率低的主要因素,但也有相當部分患者是由于治療方案不規范,不系統,導致 過 早的失去了生命。實際上,目前的臨床中,大多數晚期患者自確診后,真正的存活期 短的僅數月,一般在1年左右,超過2年的就很少了,如前國家衛生部長陳敏章教授胰腺癌 手術后僅存活1年半,全國著名手外科專家,北京積水潭醫院韋加寧教授胃癌手術后存活11 個月 ,香港著名歌星梅艷芳患宮頸癌經治療后存活1年,著名小品演員趙麗蓉老師肺癌化療后僅 存活6個月。總之 ,我國癌癥患者治愈率低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醫患雙方的因素都有,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
附表:
我國常見十大腫瘤五年存活率
1,肺癌:10%
2,胃癌:〈20%
3,食道癌:10%
4,肝癌:3%
5,大腸癌:〈40%
6,鼻咽癌:20%-40%
7,乳腺癌:70%
8,宮頸癌:2期40%,3期30%。
9,卵巢癌:30%
10,白血病:20%-30%
11,腦瘤:25%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統計惡性腫瘤患者平均3-5年生存率
鼻 咽 癌 : 3年,30%
食 道 癌: 1年,20.15%
胃 癌 : 3年,23.97%
直 腸 癌 : 3年,29.49%
結 腸 癌 : 3年,34.66%
肝 癌 : 1年,11.91%
胰 腺 癌 : 1年,16.73%
肺 癌 : 3年,22%
和關節軟骨癌 : 3年,17.81%
乳 腺 癌 : 3年,64.51%
宮 頸 癌 : 3年,46.64%
卵巣和其它子宮附件癌 : 3年, 36.96%
前 列 腺 癌 : 5年,28.58%
膀 胱 癌 : 5年, 38%
腎和泌尿系統其它癌 : 3年, 41.63%
腦 瘤 : 3年,26.1%
非何杰金氏病和淋巴樣癌 : 3年, 21.65%
多發性骨髓瘤 : 3年, 26%
急性和慢性白血病 : 3年,23%
這是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根據1993-1997年5年時間的腫瘤患者平均生存期統計的數據.
對目前腫瘤治療現狀的評價
通過對以上二屆代表我國最高癌癥治療水平的腫瘤學術大會提供的權威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目前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晚期癌癥愈后不良外, 尚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導致腫瘤患者的失治,誤治,因而使他們過早的失去了生命,因此在這里做一下簡略的分析,以吸取經驗教訓,提高今后的遠期存活率。
一,治療方案的不合理
①我國90%以上的癌癥患者治療方案不合理。
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利益的驅動,許多醫生在自身技術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隨便開設腫瘤科,導致了目前腫瘤治療上混亂現象的產生。具體表現為用藥混亂現象比較普遍,不該手術的做了手術,不該化療的做了化療,最后導致患者加速死亡,2003年12月《工人日報》報道:“上世紀70年代即從事癌癥流行病調查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室的教授說:“我國至少有90%以上的癌癥患者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方案,全國真正達到標準的專業腫瘤醫院和專業腫瘤醫生都非常稀缺。”癌癥醫療現狀窘迫”。
專家呼吁腫瘤治療要規范化
2004年04月20日《新聞晨報》報道:
進了醫院大門,不知進哪扇“小門”?在腫瘤防治宣傳周中,腫瘤專家共同呼呈,腫瘤治療 要走科學規范之路。為眾多各類腫瘤患者明確“小門”,使其在發現癌癥以后,能得到各科專 家共同會診。度身定做一套個性化的腫瘤綜合治療方案。全國著名腫瘤專家,原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楊秉輝教授呼吁,腫瘤治療要走科學規范之路,將手術、放化療、中醫中藥、心理、康復、營養等領域的專家組織起來,對癌癥病人全面會診,最終確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來提高癌癥病人的生存率。外科、化療還是中醫治療?當腫瘤如惡夢般侵襲到病人和家屬時,很多病人因此陷入了治療 的盲區。記者了解到,很多病人總是先找醫生熟人,或通過熟人找某位醫生,往往是撞到醫 生就定位于某種治療方式。另一些病人則盲目地“過度治療”,什么藥都吃,什么方式都用 。還有些病人受部分保健品的誤導,索性以食代藥。專家們指出,現行的腫瘤治療模式存在很大弊端,一個綜合性醫院光治療腫瘤就有5個相關 的科室。雖然同在一個醫院,醫生們卻各自為政。比如對化療療程掌握不當,沒有根據人性 代進行化療,有些病人一邊化療,腫塊一邊擴大,還有一些病人是“化療化療,一化就了” 。由于醫生對癌癥治療知識的掌握有局限或存在思維定勢,甚至個別受利益驅使,病人沒有辦 法得到很好的科學綜合治療,很容易錯過癌癥病人的治療時機。
九大常見癌癥治療方案即將公布,生存率可增15%
新華網(2003-06-03)報道: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為改變目前腫瘤治療中存在的混亂現象,使患者以最經濟的花費取得 最有效的治療效果,我國衛生部、中華醫學會及中國抗癌協會三方聯手,將在兩年內組織專家為每個癌癥病種制定相應的規范化治療方案,并在全國范圍內公布、統一執行,據了解,目前 肺癌、胃癌、大腸癌等九大常見病種的規范化方案己成功制定,將于本月公布執行。治療不規范病人花冤枉錢據了解,對于癌癥的治療醫學界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事實上,很多醫院在治 療過程中,由于治療不規范,很多癌癥即使被早期發現卻未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腫瘤中心主任吳一龍,參與了肺癌規范化療方案的制定,他舉例說, 有些病人在早期即被診斷肺癌,對于1厘米以下腫瘤,如立即實施手術切除,病人的5年生存 率可達90%以上,10年生存率也超過80%。然而一些醫院在治療上沒有完全從病人的實際情況 出發,而是著眼于自身的醫療設備,實施化療、使用各式各樣的刀,病人不僅多花錢,還延 誤最佳治療時機,反而加速了死亡。吳一龍還指出,中國現有的醫療體制,導致各科醫生多“各自為政”,僅從自身專業出發來 診治病人,一種癌癥可能會產生多種治療方案:如癌癥病人遇到內科醫生,他便在醫生的提 議下接受化療;遇到外科醫生,則進行手術;遇介入醫生則實施介入治療,而事實上任何一種療法都沒有取得最佳效果。他認為,“一個好的腫瘤治療應是團隊作戰,將各方專家組織起來,綜合考慮種治療手段,那種最佳,就最先采用”。
規范治療生存率可增15%
據悉,為解決上述問題,衛生部、中華醫學會及中國抗癌協會己組織專家對各個癌癥病種的 科研成果進行綜合評估。專家們將把各病種的癌癥分成早、中、晚三期,然后根據各期制定 出全世界公認的最佳治療方案。吳一龍介紹說,癌癥治療規范化后將使病人的有效生存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他說:“肺癌實 現規范化治療后,醫院不用添加設備,病人無需增加經濟負擔,病人的生存率卻提高了15% 。”據介紹,我國計劃在兩年內為所有病種的癌癥制定出規范的治療方案。屆時,國內醫院將從 患者特點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全國統一的治療方案。目前,肺癌、食道癌、胃癌、腸癌 等9九種常見癌癥的規范化治療方案己經制定成功,將于六月在全國公布執行。
二,中醫治療上的有病亂投醫和用藥不合理
1,不合理用藥——目前癌癥患者用藥符合規范者僅為20%
癌癥不合理用藥是影響五年生存率的關鍵因素。目前醫療市場上的抗癌藥,尤其是抗癌中藥 越來越多,甚至許多保健品也宣稱可以“治癌”,加入到抗癌藥的行列來,用藥不合理現象更加突出。2003年 12月25日的《中國中醫藥報》發表了全軍合理用藥信息咨詢中心主任,國 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組組長唐鏡波教授接受記者的采訪,他說:“目前 癌癥人符合規范用藥者僅為20%,完全不符合有20%,其表現形式為:用藥無明顯指征,違反禁忌癥與慎用癥,劑量過大或不足,療程過長或過短,劑型不適當等。其中以用藥不當, 用藥品種過多,配伍錯誤最為突出。唐教授的話,反映出了目前癌癥患者的實際用藥情況。為此,許多專家一直強調中醫藥治療癌癥一定要規范,正規,合理。
中醫藥腫瘤規范化治療大勢所趨且要求高
《中國醫藥報》報道: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廣東省中醫院承辦的“第二屆國際中西醫結合、中醫腫瘤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中國中醫研究院的腫瘤專家在會議上強調強調: 目前,中醫藥已是中國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腫瘤本身的發展進程快、病因復雜、治療中的摻雜因素多,中醫中藥治療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如果臨床中應用不得法,常常會導致相反效果。為了減少盲目、不恰當的應用中醫藥,制訂規范化的、指導性的治療方案十分重要。
中醫藥治療臨床要求高
中醫藥是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何時應用以中醫為主的治療,何時選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存在極大的臨床技巧。而目前,在中醫藥腫瘤治療中,存在很多問題,如治療腫瘤的中醫師水平參差不齊,許多醫生沒有經過腫瘤的專業學習,不了解西醫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所帶來的效果及毒副反應, 因此無法合理應用中藥并恰當將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 再如,中醫的治療應該是“整體治療”與“有序治療”。“整體治療”即根據病人病情進展、機體邪正消長狀態治療,“有序治療”是不同階段應根據當時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策略。何時以扶正為主,何時以祛邪為主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有些醫生缺乏整體治療觀念,往往是一味攻下或補養,而不能進行合理的有序治療和整體治療。此外,一些沒有西醫腫瘤專業知識的中醫師,往往過分強調中醫藥的治療效果而延誤有效西醫治療的選用,或不了解患者目前的西醫治療情況而導致不恰當的中醫治療。 同樣,一些西醫醫生因不了解中醫藥在腫瘤中的治療療效,不知如何選擇或何時選擇而拒絕中醫治療,從而也影響了治療效果。鑒于以上多種原因,建議,中醫藥治療腫瘤十分需要建立有效、合理、有指導意義的規范化治療方案。
規范化治療勢在必行
現階段應選擇學術界公認的中醫治則治法,將其確定為規范化治療方案。 如化學治療期間應補氣養血、健脾和胃、滋補肝腎以減少化療毒性、提高化療完成率、增加化療療效。 放射治療期間應養陰生津、活血解毒、涼血補氣以減少放療毒性、提高放療完成率、提高放療療效。對于不適宜手術、放化療的和晚期的腫瘤患者,應益氣養血、解毒散結以抑制腫瘤生長,減輕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另需根據對患者病情進展和機體狀況的整體判斷,采取或以扶正為主,或以祛邪為主,或扶正祛邪兼顧,或二者交替進行的不同治療模式。
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內科主任提醒肝癌患者
選擇肝癌治療方案要三思而后行
2008年07月31日解放網-新聞晨報報道:
由于肝癌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案主要取決于疾病的分期、殘余肝功能及患者全身狀況。因此,在正式施行治療前尤應慎重考量,選擇符合個體特點的最佳方案。
目前我國不能用手術方法治療的肝癌患者,3年生存率只有8%,5年生存率僅為5%。
教授指出,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中國是一個肝炎大國,也是一個肝癌大國。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新診斷的肝癌患者約60多萬例,其中近50%發生在中國,而肝癌的發病率仍在不斷上升。在這些肝癌患者中,約有90%左右罹患的是肝細胞癌,還有一小部分是混合細胞性肝癌。
就診率與生存率“雙雙走低”
一般來說,由于肝癌缺乏早期癥狀,不少患者確診時多已至疾病晚期。就我國目前的肝癌發病現狀來說,不僅患者的診斷率非常低,而且病程晚期的患者生存率也很低,幾乎不足10%。有數據顯示,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多數國家的肝癌患者中,不能用手術方法治療的患者,3年生存率只有8%,5年生存率僅為5%。 一般來說,如果能在肝細胞癌的病程發展早期及早發現病灶并進行早期治療,那么可以通過一些根治性的治療方案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比如,如果患者被發現時處于癌癥早期并且其剩余的肝臟是健康的,那么可以進行手術切除或手術切除聯合肝移植的方案來治療,此外,也可采用局部消融的方法。
選擇方案前須慎重考量
手術切除療法僅適用于單發腫瘤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尚不理想,有超過70%的患者會在5年內出現復發。
早期治療的有效性眾所周知,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這些根治性方案前也應仔細考量其具體的條件限制。葉勝龍教授介紹說,比如,手術切除療法僅適用于單發腫瘤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尚不理想,有超過70%的患者會在5年內出現復發。而肝移植療法的有效施行則受到肝源不足、適應人群(適于年輕且無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潛在風險(即移植后的排斥反應、移植后的復發風險、病毒再感染等潛在風險)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經皮局部消融療法對于單一病灶小于3厘米的患者雖具有一定的病程控制率,但患者也會伴有并發癥風險。 以往,對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主要采用非手術治療的辦法,以介入治療為首選。這種方案主要適合于不能切除的非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不適宜肝功能失代償者,否則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對于那些難以手術的晚期病人,只能依靠內科治療。但是其治療手段十分有限。
本文寫于2000年,時間已經過去13年,醫學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今天,腫瘤的五年存活率已提高到25%,但許多存在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本文對今天的腫瘤患者仍具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