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腸癌及腹部腫瘤手術后出現的腸粘連,腸梗阻一向是醫學界的“老大難”,特別是腸粘連引起的腹痛,痛苦不堪,往往伴隨患者的一生,本病不但發病率高,而且后果嚴重,許多患者腹痛嚴重,排便不暢要進行二次手術或腸造瘺,造成嚴重后果,中醫治療本病如果抓住時機,實行個體化治療,辯證論治準確,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王先生,60歲,于2013年因“胃癌“手術切除,2014年10月出現腹脹,當地醫院診斷為“腸粘連,腸梗阻”,雖經治療但效果不明顯,于2015年3月來北京某醫院復查,未發現大的腫瘤,仍診斷為“腸梗阻”,患者來診時由于長期惡心,嘔吐,食欲不好,已消瘦20余斤,身體虛弱,下車已經很困難,我只好在車上為患者看病,當時患者大便不通,腹痛明顯,影響睡眠,時有惡心,嘔吐,食欲不好,從X光片上看腸內已經出現液平,病情確實比較嚴重,而且已經長達數月之久,病情發展很快,如不及時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設想,勢必進行二次手術和造瘺,患者走后,深感病情之危重,反復思之,前醫治療,不可謂治療方案之不對,但療效不好,輾轉數月至今,足見此病難度之大,在治療上,除進行快速排瘤抗癌治療外,還要結合湯藥改善癥狀,“腸梗阻”中醫稱為“關格,腸結”,憶及張仲景《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有云:“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以往治療,大黃附子湯確實有效,但面對如此復雜之病癥,僅憑大黃附子湯藥量還是不夠,必須多方合用,聯合用藥才能快速見效,為此,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如下,以觀療效:
1,以快速排瘤療法控制癌癥轉移和復發,根據病情單配排瘤膠囊,15天為一個療程。
2,以湯藥配合排瘤膠囊,盡快緩解癥狀。
湯藥處方如下
炒白術 陳皮 清半夏 茯苓 單位:克
附子 炒枳實 生大黃(開鍋后下) 萊菔子
炒雞內金 砂仁(開鍋后下) 牛膝 桃仁
紅花 厚樸 生山楂 谷麥芽
先抓2副,水煎服,飯后各服50-100毫升,或少量多次服,每天可服3-4次,如服后大便稀,則每天服2次,或來電話,各藥先泡1小時,加水沒過藥面即可,開鍋后小火煮20分,連煮2次,將2次的藥混合在一起,如煎出藥量較多,一副藥亦可服2-3天。
在抓藥的過程中,家屬反映藥店因處方中附子量大不給抓,另外,藥店認為處方中半夏與附子屬于反藥,也不給抓,我告知家屬,附子與半夏即不是反藥,而且量也不是很大,放心用,雖然中藥十八反中有附子和半夏,但我在多年的臨床應用中并沒有發現有任何副作用,相反相成,附子和半夏同用,我發現效果會更好,已故山西名老中醫李可生前附子用量一次高達750克都沒有中毒,而我的用量沒有達到李可的用量,所以根本不會出現毒副作用。
3,紅外線理療及針灸,配和湯藥緩解腸梗阻癥狀,由于當地針灸醫生很少,后來沒有針灸
用上述治療方案治療一周后,家屬打來電話,告知患者用藥后大便已經一天一次,腹痛也明顯緩解,可以自己去市場買菜,同時問用藥是否調整,既然已經見效,中醫講效不更方,湯藥繼續再抓3副,同時提醒患者病情好轉后活動量不能太大,以免再次腸粘連和梗阻。
體會
中醫藥治療晚期危重癥癌癥患者,除用排瘤療法對癌癥本身治療外,對出現的并發癥如疼痛,腸梗阻,腹脹,胸腹水,食欲不好,身體虛弱等必須同時給與治療,治療的關鍵是要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療效才會更好,排瘤膠囊根據病情單配,每次不能超過15天,湯藥一般每次只能開3-5副,而且要隨時根據病情的變化反復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個體化治療的優勢,做為患者來說,癌癥晚期轉移發展很快,存活期短,要抓住治療時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太晚的話效果也不好,只有二者結合才能達到滿意的療效。
(湯藥處方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應用,患者自己不能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