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天下第一米
薏米,又稱“薏仁”,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薏米中,蛋白質17.6克,維生素B133微克,在禾本科植物中獨占鰲頭,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中國也有“天下第一米”的美譽。 薏米可當成糧食熬粥,也可加入湯中做輔料,既可充饑,又能滋補。薏米的藥用價值遠遠大于食用價值。據《本草綱目》、《本草經疏》的記載,薏米有健脾胃、強筋骨、消水腫、去風濕、清肺熱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心臟性水腫、脾胃虛弱、慢性腸炎、肺熱咳嗽、肺結核、肺膿腫、腳氣病、闌尾炎、風濕痛、關節炎、小便不利、筋脈拘攣等癥。薏米雖寒而不傷胃,健脾而不滋膩。 薏米芍藥甘草湯,可治療坐骨神經痛和肩周炎,薏米單獨煮水治療坐骨結節滑膜炎,薏米加防已、茯苓緩解骨痛。薏米油可興奮呼吸,緩解末梢神經和肌肉痙攣,日本婦女曾將其作為美容用品。
煮薏米最好先泡2小時再用大火煮開,小火煮爛。不必放堿以防破壞維生素。
健脾養胃方:薏米200克,先泡2小時,黨參20克,大棗50克,煮粥。
清肺止咳方:薏米200克,泡2小時候煮粥至剛熟,加入百合50克、鮮藕50克、白蘿卜50克、冰糖少許,再煮20分鐘。(生命時報 作者是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腫瘤科主任)
薏米湯 讓您巧妙對抗干燥
薏米的美容功效人所共知,據說著名的高絲雪肌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薏米萃取精華。其實薏米營養價值相當高,與其涂在臉上,不如吃到肚子里更美膚。
一、綠豆薏仁海帶湯
原料:綠豆20克、薏米30克、海帶(鮮)20克、赤砂糖15克。
做法:
1.綠豆洗凈用水泡漲;
2.海帶洗凈鹽仁,切絲或段;
3.鍋中放適量水,燒開后將綠豆、薏米、海帶煮至米熟,豆爛,加適量紅糖即可食用。
二、薏仁苓術羊肉煲
原料:羊肉(肥瘦)500克、羊骨100克、薏米50克、茯苓25克、蒼術10克、白蘿卜500克、大蔥5克、姜5克、花椒5克、白胡椒1克、鹽2克、料酒5克。
做法:
1.將羊肉、白蘿卜切成塊;
2.姜切成片,蔥切成末備用;
3.將羊肉、羊脊骨放入開水里焯去血腥味,撈出在清水里洗凈,然后放入砂鍋里;
4.加入姜片、蒼術、花椒、茯苓片、薏米、白蘿卜,用大火煮開;
5.加入鹽、白胡椒、料酒,改用小火燉60分鐘左右;
6.加入雞精,最后撒上蔥末,就可以食用了。
三、牛肚薏米湯
原料:牛肚500克、薏米150克、鹽5克、味精2克。
做法:
1.先將牛肚用沸水洗過,然后用刀刮去黑膜,洗凈備用;
2.用清水將薏米洗凈,備用;
3.湯鍋置大火上,加入2000克水,并將牛肚放入,待煮沸;
4.用小火燉至牛肚軟;
5.加入薏米,再煮半小時;
6.將牛肚撈出切成條,再放回湯鍋中;
7.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食療也能治失眠
食療治失眠,簡便易行,可免除服藥之苦,有時可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陳小麥60克,大棗15枚,甘草30克,加水4碗煎成1碗,臨睡前服。
此方特別適合于更年期婦女,失眠多汗虛弱者。
●蓮子30克,百合15克,冰糖適量。將蓮子、百合共煮成湯,加冰糖調味,臨睡前服。
此方適用于虛熱煩躁失眠者。
●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適量。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兌入蜂蜜,稍煮1~2沸即可。每日服食兩次,2~3日為一療程。
此方特別適用于失眠健忘、長期便秘的老年患者。
●炒酸棗仁60克,大米200克。將炒酸棗仁加水煎熬,取汁去渣,再加入大米熬粥,每次適量食用。
研究表明,酸棗仁含有豐富的植物油、有機酸和維生素,具有鎮靜和催眠作用。適合各種失眠患者。
●紅棗500克(去核),加水煮爛,再加冰糖100克、阿膠150克(后放),慢火煨成膏備用。早晚各服1~2匙。
此方適用于氣血虛引起的失眠、多夢、精神恍惚者,也是滋補的佳品。